第一百五十九章 废妃灭晋安侯九族_重生之锦绣庶后
笔趣阁 > 重生之锦绣庶后 > 第一百五十九章 废妃灭晋安侯九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五十九章 废妃灭晋安侯九族

  楚胤在处理三皇子余党之余,同时间里还要在御书房之内处理递交上来的折子,近日来却是东北地区粮食供给不足,东北军队眼看着一日三餐都有些费事。

  他很快地处理了这些问题,派遣了自己从前的幕僚亲自押送粮草到了东北地区,以解东北地区的燃眉之急。

  众多的奏折之中除了这件大事却都是一些鸡毛蒜皮小事,楚胤没有看到一份自己想要看到的奏折。

  虽然他已经明令,谁人举报长孙家同党便有重赏,近日却一本有关于这方面的奏折都没有。

  楚胤不得不生气地叫来了自己的亲信大臣在御书房中共商大计。

  “爱卿,以为如何?”楚胤说完,还问询了一下众位大臣的意见。

  大臣显然没有想到楚胤会想出这样的办法,当即有些吃惊,而后却堆起了笑容,眼神精明地低声答道,“皇上此法却是个好办法。”

  楚胤眼看着自己最担心的一桩事情已经落幕,顿时心情大好,却还是不得不批阅这些还堆积如山的奏折。

  这一批阅便从太阳当空,到了黑夜,内侍太监点燃了火折子,蜡烛点燃,御书房内一片明亮。

  楚胤此时才从奏折中抬起头来,却觉得自己突然有些饿了,内侍太监似是看出了楚胤的想法,有些开心地笑了。

  今日,楚胤忙着批改奏折内侍太监催了三次,他都仿若未闻,只一心一意地看着奏折,现在他好不容易停了下来,内侍太监自然是开心的。

  楚胤看着摆在圆桌之上精致的饭菜,顿时有了胃口,却然这粥极合自己的口味,便不经意地说,“这桂圆莲子粥还是不错的。”

  内侍太监听着楚胤略带满足的声音,说话便也大胆了起来,“这粥是朝阳郡主特意差了人送过来的。”

  一时间竟然忘记了那送粥的小宫女的交代,万万不可将这粥的来历告诉皇上的。

  楚胤听着内侍太监的话,嘴角上扬,一口气便将碗中的粥全部喝光了。

  吃过了饭菜之后,楚胤便又开始处理批阅奏折。

  批阅着批阅着便到了该上早朝的时间了。

  内侍太监给皇帝更衣。

  一身明黄色的龙袍,玉带束腰,头发木簪挽起,皇冠加之。

  太监总管站在门口,陪同皇帝一同走上了步辇,片刻便入了金阶,群臣早已经等在了大殿之内。

  看见楚胤走进来同时双膝跪地,高呼万岁。

  楚胤在龙椅落座,一声“平身”声音威严,彰显着一种天生的王者之气。

  “诸位爱卿可有要事要启奏?”楚胤声音沉稳,带着对大臣的恭敬也带着帝王的威严。

  诸位大臣,你看看我,我在看看你,谁也不肯说话,此时却见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人出列,跪拜在地。

  却说这人正是昨日在御书房中和楚胤商量对策的人。众人却是一惊,此人本是当朝七品官员如今竟也要进言吗?

  诸位王公贵族有些鄙视地转过头,却听到他说,“臣要揭发长孙家同党,两江总督卢俊。”

  楚胤假装一惊,说道,“两江总督向来是遵纪守法之人,怎会是长孙家的同党?”

  可这络腮胡子的人并未退缩,只是双手呈上一封书信,沉声说道,“这便是卢俊和长孙大人互通的信笺,还望皇上明察。”

  诸位大臣均是一愣心中犯了嘀咕,面上却一副深表痛心的样子。

  楚胤拿起这封本来就是自己交给这个络腮胡子的信笺,心中有了计较。开口沉声说道,“这却是卢俊和长孙大人的笔记,商讨的竟是这调兵北上之事,以此看来这卢俊却是长孙家同党,人证物证俱在,众位爱卿可还有什么想说的?”楚胤一脸的愤怒,却见群臣互相看了看,都一一地低下了头。

  楚胤看着众臣的反应满意地点了点头,才深恶痛绝地说,“将卢俊宣入京中。如果他能够将长孙大人所有的部署都如实相告,那么此人就留作朝廷重用。爱卿揭发有功,赐良田百亩,金银千两,粮草十担,名马一匹。”

  诸位大臣都惶恐地看着楚胤,不敢开口,但是楚胤相信不出两日必然有人呈上奏折。

  群臣迟迟不肯上奏此事,不过是没有人开这个头,如今他便来给众臣开个头。

  只是,他一直回避的那个问题,注定是要提到明面上来谈的,晋安侯府。

  当一封封弹劾晋安侯及礼部尚书谢东临的奏折飞至楚胤的书案上,堆叠如山,朝中的大臣们都在静观风声,只待扳倒一个算一个。

  朝会刚刚散去,今日晋安侯与谢东临纷纷身体抱恙,皇帝也“悉心”的问候了一番,直白些说,就是让他们暂时别上朝了。

  “御史大夫请留步!”一系着细窄腰带的官员三步并两步的跑至御史大夫韩佟的身边,目光中带着瞻仰,恨不得整个人都贴到他的脚下去。

  韩佟斜着眼,冷峻倨傲的神色,最近的他越发水涨船高了,谁都知道,他的女儿正是原来的太子良娣,将来的皇后。韩佟挑了挑眉,有股不耐烦的情绪就要喷薄而出。

  “家中新得一壶上品竹叶青,不知御史大夫是否屈尊降贵,收下这份薄礼?”看那官员的衣饰,不过一个五品小官,一个下都督府,此时也见风使舵,趋之若鹜的巴结“贵人”去了,谁都知道,韩佟嗜酒。

  韩佟的两眼立马放光了,仿佛竹叶青的醇香已然飘至了他的鼻间。

  御书房中,一幅幅山水草木的水墨画挂满了雪白的墙壁,有种别样的韵律,静美安谧。

  “这些放着老奴来收拾就好了,夫人又何必亲自动手?”李公公已经官复原职,依旧是太监总管,伺候在楚胤的身边,谢夙卿才知道,之前李公公与皇后的假意逢迎,不过是做了一场戏,一切都掌握在楚胤的手中。

  谢夙卿莞尔,香炉中的香灰堆了半炉,谢夙卿用一个银色的拨子拨去了香薰周围的灰,让香薰不至于早夭。

  闲在宫中,谢夙卿也觉得无趣,不如来御书房替楚胤打扫打扫,整理一下书案,楚胤的书案从不用他人来整理,此时却杂乱无章了,楚胤信任谢夙卿,除了谢夙卿,其他人连碰都不予碰。

  “没关系,我来便好了。”

  李公公之前也只是客气一番,此番谢夙卿一说,他便退了下去,顺势掩上了门。

  谢夙卿一封封的折子和信笺叠好,原本被遮掩住的桌面,现在慢慢显露了出来,桌面如黑曜石般的光滑,是用一整株沉香木制成,四角雕琢成大龙的模样,盘旋上升,呼之欲出。

  忽而一阵大风吹过,将虚掩着的门给吹了开来,谢夙卿赶紧护住刚刚整理好的一叠奏折,以免被风吹开,奈何还是迟了一步,奏折在瞬时间被吹散落了一地。

  谢夙卿无奈起身,顶着呼啸而来的北风,关上了房门,再蹲回地上,一本本的捡起来。

  目光扫过一个个赤红色笔迹圈上的地上,“晋安侯”、“礼部尚书”的字样映入眼帘,谢夙卿手上的动作不自觉的缓了下来,情不自禁的朝奏折上多看了两眼。

  “晋安侯于三月二十深夜,赴三皇子宴,夜不归。”

  “礼部尚书于中秋佳节宫宴上,批三皇子私自调动麾下进入宴席,胁迫众臣为之趋势,除去忠党三名。”

  ……

  一个个罪状甩下,谢夙卿的目光落在压在最下面的一封长卷上,长卷叠得很整齐,从封面上看不出这是一本什么性质的文书,翻开一看,顿时苦笑,“这些人,还真是看的起我。”

  “废妃灭晋安侯九族。”

  上面是一个个朝中大臣的指印,鲜红的颜色让谢夙卿顿时觉得异常刺眼,里面的废妃,不正是指的自己?

  楚胤每日的谈笑风生都只是面对自己才装出来的吧,他根本就是全身的压力,自己给他带来了太多的麻烦。他却从来不和自己提这件事。

  谢夙卿压制住自己的情绪,目光呆滞的将地上的东西整理好,思绪飘向了别的地方。

  从御书房出去,谢夙卿已经恢复了挂在唇边的微笑,仿若她什么事都不知道。

  她能够做到的事,就是尽量不给他人添麻烦。

  今日上朝,群臣对未来上朝的晋安侯与礼部尚书以及蔺阳侯群起而攻之,发起了猛攻,可皇帝未表态,所有的口舌都是在浪费,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,也可以说是不欢而散。

  为了缓解压抑的气氛,礼部侍郎便出列,昂首说,“皇上这登基大典和册封大典,理应开始筹备了。皇上是否同意诸位大臣的上书?”话毕,弯腰拱手,等待着楚胤发话。

  楚胤满意的看着他点点头,方才皱成川字的眉头稍稍舒展开来。沉吟了片刻,“朕看这登基大典就不必在举办一次了吧?虽说那场登基大典确然是为了三皇子准备的,不过却也是劳民伤财了一回,如今若是在举行,便要置黎民百姓的生活于不顾吗?”

  群臣听着楚胤的话,顿时都没有了声音,礼部侍郎却直接跪倒在地,“皇上却是为了江山社稷,只是这登基大典还望皇上三思啊。”

  话音刚落,群臣亦是跪地请求,楚胤做出为难状,“既然诸位爱卿都有此意,那么这登基大典便举行,只是需和册封大典一同进行。”

  楚胤自然明白群臣想要举行登基大典不过是为了讨好自己,如今既然自己已然答应,而且已经做出了退步,想必这些大臣也必然不会再说些什麽了。

  诸位大臣各个面面相觑,而后一同低头道,“皇上英明。”

  礼部侍郎侧目,良久却也起身入列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pa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pa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